文章中心

“双一流”高校必须建立退出机制,才能淡化身份标签

分享:

2017年9月21日,教育部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和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这份名单显示,进入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42所,其中A类36所,B类6所。而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95所。一年之后,教育部今年要对“双一流”高校适时启动中期评估的消息传出,引起教育界及社会舆论关注。

建立退出机制,才能避免“双一流”变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

在笔者看来,对“双一流”建设进行中期评估,关键在于要对建设不合格的学校亮出“黄牌”,不能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,把评估变为“成果展示”。而且,在“双一流”第一期建设结束后,应有退出机制,这才能避免“双一流”重蹈985、211建设的覆辙,变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。

事实上,从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公布时起,尽管有关部门反复告诉公众,这只是建设名单,不能将其作为建成名单,更不能将其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,但是,我国社会舆论,以及地方政府、用人单位,都存在把“双一流”变为身份标签的问题。

比如,有的地方政府就把本地有多少学校、学科入围“双一流”成为高等教育的建设成就,在引进人才时,也明确要“双一流”学校的毕业生,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结合“双一流”,把一些高校称为“四非”学校。这是“双一流”建设被严重误读的结果,而这种被误读也是在意料之中的。

公众之所以把“双一流”作为高校新的标签,是延续985、211工程的思路。其实,985、211也只是高校建设工程,是投入资金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建设一流,然而,这却变为了学校的等级和身份,进入985、211工程的学校不但获得更多的教育投入,而且也有更高的身份、地位。与985、211工程相伴的是,我国社会出现更强烈的名校情结和学历歧视问题。

985、211高校之所以存在标签化的问题,是因为这一方面属于行政主导的工程、计划,带有比较强的行政评审意味,因此,社会舆论以及学校都把学校入围视为对学校办学的认可,进而入围本身就成了办学成就,也导致学校“重入围,轻建设”。另一方面则是985、211没有退出机制,只要入围,不管建设如何,就一直有985、211的身份。

破除“唯帽子论”,所有评价必须针对本身的价值和成就

我国在启动“双一流”建设时,明确提到了985、211工程建设的弊端,包括身份固化、竞争缺失等,因此提出“双一流”建设要实行动态淘汰,引入竞争机制。但很多人并不相信真会有淘汰。像那些提出引进“双一流”毕业生的地方政府就不相信,因为如果他们相信的话,就不会用“双一流”毕业作为用人标准了,因为说不定再过两年,这所学校就会因建设不合格而被调整出建设名单。

据报道,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“双一流”建设推进会上,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传达教育部“双一流”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时指出,“双一流”是滚动式的,进入名单“有进有出、动态调整”,教育部今年要适时启动中期评估,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高校、学科“亮黄牌”,任务重、压力大,全校上下要充分重视。这说明,“双一流”淘汰不是一句空话,将会动真格。

建立“双一流”退出机制,对引导学校“重入围,更重建设”,以及防止“双一流”成为学校新的标签,十分重要。如果有若干所学校被调整出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,那种把“双一流”标签化的观点才会没有市场。

其实,不独“双一流”要淡化标签,我国正在推进对项目、人才的评估、评价改革,也明确要求破除“唯帽子论”,即不应把入选计划、获得项目,作为身份与头衔。

所有评价都必须针对本身的价值和成就。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在对学校办学以及项目建设进行评价时,进行独立的、专业的第三方评价,而不能再进行行政评价,这才能摆脱行政和利益因素对评价的影响,防止评价身份化、标签化、头衔化。这是“双一流”建设进行中期评估必须注意的问题。

作者/熊丙奇(教育学者,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)

(来源:腾讯网)